戴笠軍銜
毛青香和戴笠的官職是誰?
是最近看掩護了吧,對毛印象不錯。
感覺應該是平級。職責不同,互不相讓。
戴笠為什麽隻是少將
戴笠的確生前是少將,其中將軍銜是死後追授的.而且他就任少將也隻有短短的一年.這是由於戴笠隻是黃埔六期,資曆很淺,而是軍統成立之初並不是正式編製單位.他直到45年3月以前正式的職務隻是軍統的副局長,局長一直由資曆較深的“侍從室”第一處曆任中將主任賀耀組、林蔚、錢大鈞先後兼任.但由於戴笠深受蔣介石的信任,所以曆任主任基本不過問軍統事務,戴笠是實際的負責人,以至很多軍統一般外勤特務,甚至不知道還有個局長,隻知道戴笠是他們唯一的老板。
而軍統的一些大站負責人,如北京的馬漢三等,資曆其實很老,是少將也很正常.
戴笠和鄭介民的官員是誰
戴笠 1938年特務處擴大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(簡稱軍統),任副局長。1942年.美蔣聯合組成特務機關“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”,戴兼為主任。1943年,兼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緝私總署署長,不久又兼任財政部戰時貨物運輸管理局局長。1945年被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。
鄭介民,1944年2月升任軍令部第二廳中將廳長,兼東南亞盟軍總司令部聯絡官,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;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,鄭介民任賠償委員會委員。
總的來看是:戴笠>鄭介民
在1938年軍統成立,到1946年他飛機失事,這一段時間一直戴笠掌握軍統的實權。鄭介民是他的手下。
如果論軍銜,是鄭介民(上將)>戴笠(生前少將,死後追為中將),不過軍銜不等於權力。
戴笠和毛仁峰在特務頭子任期內有沒有軍銜?
軍統人員都是軍人,當然會有軍銜。戴笠是少將軍銜,和其他少將沒區別。
毛仁峰和戴笠、戴笠、毛仁峰的軍銜哪個更厲害
戴笠是中將軍銜,下麵是資料:在20世紀三、四十年代的國民黨陣營裏,有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:活動極少見諸報端,卻飄忽於朝野上下;官職並不顯赫,卻令達官貴人或拉攏或排擠,或敬畏或厭嫉;其名罕見於正史,卻為民間津津樂道……他,就是1946年3月17日在南京郊外墜機身亡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(簡稱“軍統”)局長戴笠。
關於戴笠的生平,當今比較全麵、翔實的記述首推沈醉先生的長篇回憶錄《我所知道的戴笠》,而且不少讀者關於戴笠生前軍銜為“中將”的印象也源出此書——
“他自己雖然隻是一個中將,但他的部下卻有十來個中將、三十多個少將”;抗日戰爭勝利後,他“也常常在招待外賓的宴會上和在軍統局舉行紀念周時,穿上軍服,掛起中將領章,佩上五顏六色的小牌牌(勳標)”。
沈醉先生曾任軍統局本部總務處少將處長,在戴笠身邊工作多年,他的記述應當是不容置疑的,即便戴笠平時“很少穿軍服”。透過以下事例,也可看出戴笠生前擁有“中將”軍銜是合情合理的:(1)在戴笠手下,軍統局本部的處長、各省站的站長,一般都是少將軍銜,他這個老板擁有中將軍銜理所當然。(2)“隻要他下過手令晉級的特務,銓敘廳在任免時都不能打折扣,他可以將一個上尉一下提升到上校”,如果戴笠自己的軍銜不高於上校兩、三級,想必難以做到這一點。(3)戴笠為蔣介石的反共獨裁政策效盡犬馬之勞,生前深得蔣的寵信,死後亦由蔣親擇墓地,賞賜區區“中將”軍銜何足道哉。況且,人們也確實在沈美娟所著《孽海梟雄——戴笠新傳》中目睹戴笠生前佩戴中將領章的半身照片。
然而,翻開當年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編印的《國民政府公報》,看到的卻是另一番事實——民國三十五年(公元1946年)6月11日國民政府令:“陸軍步兵上校孫立人、淩琦、戴笠、……晉任為陸軍少將。此令。”民國三十四年(公元1945年)3月8日國民政府令:“故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戴笠,……應予明令褒揚,著追贈陸軍中將,準照集團軍總司令陣亡例公葬,並交部從優議恤,生平事跡存備宣付史館,用示政府篤念勳勞之至意。此令。”
《國民政府公報》全文刊載的“國民政府令”,可謂白紙黑字,鐵證如山。即:戴笠生前的最後軍銜是“少將”,且任期僅一年,而“中將”不過是在他死後追贈的“哀榮”。回顧戴笠近20年的特務生涯,此說也不無道理。
眾所周知,戴笠是南京政府軍事特工係統的重要創建者,但他真正擔任軍統局局長恐怕隻有一年光景,大致從1945年3月晉任陸軍少將起,到1946年3月遇難身亡止。而在1938年8月成立軍統局後的六、七年間,他一直是以“副局長”負實際責任——因戴笠資曆太淺(黃埔軍校第6期肄業),不足以擔任局長,蔣介石便指定其“侍從室”第一處曆任中將主任賀耀組、林蔚、錢大鈞先後兼任軍統局局長。至於戴笠名聲很大,幾乎成了“軍統”的象征,那是由於曆任局長“都了解蔣介石的意圖,從來不去過問軍統局的工作和人事經費,全部由戴笠一手包辦,直接對蔣介石負責。……戴笠腦子裏也根本沒有一個什麽局長存在,一般外勤特務,甚至不知道還有個局長,隻知道戴笠是他們唯一的老板。”
此外,按照當時南京政府“追贈”或“追晉”軍銜的慣例,假如戴笠生前已是中將軍銜,那麽,以其對主子的忠實與貢獻,死後即使不能追晉為“上將”,至少也會給與“中將加上將銜”的褒賞。
至今,在戴笠生前軍銜問題上似可兩說並存:“中將”一說出自知情人的記述,並有照片為證;“少將”一說源於當時最高當局明令。孰是孰非,暫無以論定。沈醉先生在上述回憶錄中還談到:戴笠死後,“過去一向不滿軍統和戴笠”的軍政部長陳誠,“不承認軍統局自己超升的特務們的軍階”。據此推測,戴笠本人的軍銜,莫非也是軍統局“自己超升”的?抑或另有什麽緣由 毛人鳳也是中將軍銜:上世紀50年代後期,中蘇蜜月時期,中國從蘇聯引進了一批伏爾加牌轎車,即通常人們所說的老伏爾加,車體前高後低,呈流線型,首批供省軍級以上幹部所用。斷不會出現於國軍係列。而毛人鳳在1947年主管國防部保密局後,軍銜由少將提至中將,但終生未被授予上將軍銜。
戴笠裏官有多大,什麽職級,為什麽戴老板在各個地方都那麽好
戴笠官沒多大但是權很大。戴笠在死之前隻是個少將軍銜,死後追認了中將。因為其掌握著國民黨最著名的特務機構——軍統。軍統在鼎盛的時候,軍統的觸角遍布國民黨的所有係統。舉幾個例子,你就能知道戴老板有多厲害了。戴老板的軍統原先是屬於中統底下的一個特務機關,但是由於蔣介石有意成立一個與中統平等的特務機構,所以軍統變開始了獨立發展的道路。但是陳立夫仍然打壓軍統。比如在對待軍統人員的級別上一直打壓,以至於軍統的軍銜比較低。但是戴老板卻有另外一條路,就是直接把人員報給蔣介石,然後由蔣介石直接批準。在接到批準以後,軍統變自己用黃金刻將星——梅花。戴老板雖然隻是少將但其手下有過幾位中將級的軍官。第二,軍統自己內部有監獄,這個監獄分三等。關人放人完全憑戴老板自己的一句話(許多特務都被關過。如原軍統北京站站長陳龔澍)。第三,軍統曾經在緝私、交通、海關等要害部門派駐過特務,並且也管過這些部門。第四,戴老板到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很牛,比如在福建就曾經被福建省主席陳儀(此人是湯恩伯的老師,並且被其出賣,被蔣介石槍決。後來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,在電影《開國大典》中曾經有過鏡頭,但是形象不佳)治過。在閻錫山的土地上也被治過。在龍雲的地盤上也被收拾過。當然戴笠和軍統也不是完全沒有貢獻,至少其在抗日戰爭中也起過積極作用。不過說到軍統對延安的破壞,卻很值得我們回味。戴老板派到延安的特務沒有一個成功過。這些特務要麽自己投誠,要麽被抓。而中共卻成功的派過特務潛伏於軍統中。從這點上看,中共的特務頭子(毛主席說的,不是我說的)李克農將軍要比戴笠高的多!